熔指全名為“熔融指數",是指塑料在一定溫度和負荷下.熔體每10分鐘通過標準口模毛細管的重量或熔融體積。用以描述塑料材料在注塑過程中的流動性強弱的.對于注塑生產過程中工藝的確認和調整有一定作用.是過程品質控制的一個重要指標。
熔融指數常用MI表示,現在國際上統一稱作熔體流動速率,用MFR表示。它通常作為熱塑性樹脂質量控制和熱塑性塑料成型工藝條件的參數。它是熱塑性樹脂和塑料在規定溫度和恒定負荷下,熔體在一定時間內流過標準毛細管的重量值,以克/10分鐘來表示。熔融指數是用以區別各種熱塑性材料在熔融狀態時流動性的參數。對同一種樹脂,可以用熔融指數比較其分子量的大小,以作為生產質量控制。一般來說,對化學結構一定的樹脂,其熔融指數越小,分子量就越大,則其斷裂強度、硬度、韌性、耐老化穩定性等性能都有所提高。而熔融指數大,分子量就小,成型時的流動性就相應好一些。
對于測量精度的影響,一般我們都會注意測量溫度和砝碼負荷是否準確,但對于機臺設計上的一些小的細節往往容易忽略。如:
1、取料標識線要標識準確。熔融指數相關國家標準和ASTM標準,都明確要求測量取料位置在從活塞桿底部距口模50mm到20mm這段距離內流出的料來取值, 標識線的標識差異錯誤就會使取料的位置不在標準要求范圍之內。
2、標準要求料筒內的溫度要均勻可靠,小于200度時,料筒不同位置的溫度偏差小于1℃,尤其取料部分以及上下10mm位置要求更高。
3、切料裝置,A法的測試過程中需要切料,切料過程一定要迅速切斷,以免切刀在在切料過程中對細孔模出口產生阻擋。